怎样减轻化疗对身体的伤害

日期:2025-08-11  文章来源: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 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副主任(主持工作) 崔永

作者: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胡牧

  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来说,除了化疗的疗效外,化疗所带来的毒副反应是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。其主要分为血液性毒性和非血液性毒性两大方面。

  化疗的毒副作用有哪些?

  1.血液性毒性,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:白细胞,血小板,血红蛋白等下降。

  2.非血液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

  ①消化道反应:恶心,呕吐,腹泻,口腔黏膜炎,腹泻是化疗中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。

  ②肺毒性:发生率约为3%左右,临床表现多种多样,常有干咳,呼吸困难,疲乏,进行性加重很快出现发绀,静息下呼吸困难,低氧血症等。大多与特定药物如博来霉素、甲氨蝶呤有关。

  ③心脏毒性: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,心律失常,心包炎等,使用不同药物发生的几率也不相同。常见的如蒽环类(阿霉素,表阿霉素等),紫杉类(紫杉醇,多西紫杉醇)。

  ④神经毒性:急性中枢毒性可表现为脑膜炎,慢性表现为脑白质病变,记忆力下降;外周神经毒性表现为末梢神经如四肢及口周的麻木,感觉障碍,肌肉疼痛,痉挛等。常见药物如长春新碱,紫杉类等。

  怎样把化疗对机体伤害减到最小呢?

  1. 营养支持治疗:化疗均可导致厌食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反应,造成营养丢失,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,应及时尽早给予支持治疗,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:口服、肠内营养、肠外营养等。合理的饮食十分重要,要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,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,尽量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,少食多餐。

  2. 止吐治疗:高选择性的5-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呕吐的常用药物,其具有效率高,耐受性好等特点。对延迟性呕吐,联合应用胃复安和皮质激素亦有良好的效果。

  3. 集落刺激因子:粒细胞计数绝对值<500/u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。除了并发症增多外,还可引起化疗推迟或要物剂量调低,这后两种情况对肺癌的根治性化疗不利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-CSF)和粒-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GM-CSF)能有效地缩短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。

  4. 止痛治疗:癌性疼痛是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之一,应该引起癌症患者及家属,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,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,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、可待因、吗啡等药物,配合其它辅助药物能使大多数患者的疼痛感减轻。

  5. 其它:地塞米松,苯海拉明可减少组织水肿和过敏反应。对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,如长春瑞宾,氟尿嘧啶等容易引起静脉炎,所以输液前可置入中心静脉置管。化疗期间食欲较差可以给予甲羟孕酮增强食欲。

  总之,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药理学的发展,新药物的不断问世,个体化疗治疗模式的推进,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,肺癌患者的生存也会得到逐步改善。

我要
捐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