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6-23
2025-06-16
2025-05-06
2025-05-19
作者:绵阳万江眼科医院 罗忠 副主任医师
你是否了解,在日常生活中,有一种常见疾病,一旦“缠上”我们,视力便会受损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,这种疾病就是白内障。
白内障究竟是什么?
我们的眼睛中有一个结构叫晶状体,它原本如同透明玻璃,肩负着调节光线折射的重任。然而,若晶状体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、聚集,它就会逐渐变得混浊。如此一来,光线进入眼底的通道受阻,视力随之下降,白内障便悄然形成。
白内障主要分几类?
第一种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,也称老年性白内障。超过半数的白内障患者受此病症困扰,它是我国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。通常,50岁以上人群更易患病,且年龄越大,患病几率越高。
第二种是先天性白内障,它与遗传、母亲孕期感染(如风疹)或代谢异常相关。孩子若患上此病,需尽早治疗,否则极易引发弱视。
第三种是外伤性白内障,当眼球遭受钝挫伤、穿透伤或化学伤时,就可能罹患此病,还可能累及眼睛其他结构。
最后一种是并发性白内障,它由葡萄膜炎、青光眼等全身性或眼部疾病引发。
得了白内障会有哪些症状?
首先,视力会逐渐下降。起初,看东西可能会出现固定黑影遮挡,视物模糊;后期可能仅能感知光的存在。其次,视觉会出现异常,例如单眼看东西会重影,看东西的颜色也会改变,看灯周围会出现彩虹圈。另外,部分患者白天视力差,部分患者晚上视力差。若晶状体中央混浊,白天光线强时,视力会更差,即昼盲;若周边混浊,晚上光线暗时,视物不清,称为夜盲。还有患者会出现屈光改变,如核性白内障甚至会使近视度数大幅加深。
如果不幸患上白内障,该如何治疗?
关于白内障,人们存在不少误区。
有人认为滴眼药水或吃口服药就能治愈白内障,实则不然,手术是当前主流的治疗手段。
还有人担心高龄患者不能手术,其实年龄并非阻碍,只要身体状况稳定,即便百岁老人手术也是安全的。
糖尿病人也能做手术,只要血糖控制平稳即可,只是术后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。
过去认为要等白内障“成熟”才能手术,但如今医学发展,只要视力降至0.5及以下,就可进行手术。术后,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提升。从事司机、画家等职业的人,即便视力在0.6 - 0.7,也可考虑手术。
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有两种。一种是超声乳化 + 人工晶体植入术,这种手术切口极小,最小仅1.8mm,无需缝合,术后散光风险低,手术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,如同看一会儿电视的时间。另一种是飞秒激光辅助手术,它精度更高,更适用于复杂病例。
手术时需更换人工晶体,人工晶体有多种类型,患者可按需选择。普通折叠晶体如同基础款,能满足基本需求;非球面/散光矫正晶体可减少像差,使视物更清晰;多焦点晶体更为出色,甚至能解决老花问题。
手术后也不能掉以轻心。手术当天切勿揭开敷料,不要揉眼睛、提重物或用力咳嗽。洗头时最好躺着冲洗,防止污水进入眼睛。若术后眼睛发红、疼痛剧烈或视力突然下降,必须尽快前往医院。
白内障能否预防?
当然可以!紫外线是诱发白内障的重要因素,出门时最好佩戴UV400太阳镜,为眼睛提供防护。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人,需定期到眼科检查。从事高危职业,如经常接触尖锐物品的人,一定要佩戴防护镜,避免眼睛受伤。
白内障虽常见,但可以治愈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关键。如今的微创手术效果显著,真可谓“今天手术,明天用眼”。所以,45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裂隙灯检查,以保持清晰的视界。